6月的北京,天气像孩子的脸,时晴时雨。而长城一直从容坦荡。作为世界最有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,它为抵御被征服而建,但从未拒绝过交流。 最近40余年,长城有魔力,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沟通之桥: 1979年春,改革开放伊始,国际摄影家詹姆斯·安丹森在八达岭长城送给中国男孩黑建涛一罐可口可乐,并拍下照片。有人说,这张照片,记录了新中国与西方文化首次接触交融的重要历史时刻。 5年后,北京日报、北京晚报联合八达岭长城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发起的“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”社会赞助活动启动,不仅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积极响应,不少国际友人也积极参加。巴基斯坦政府赞助了20万元人民币;希腊船王拉脱希斯全家捐了100万美元…… 1987年9月14日,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钱天白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,内容为“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”(越过长城,走向世界)。 翻看八达岭长城元首题名册,“我到过许多地方,长城是最美的”“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”“长城不是边界,而是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”……截至目前,这里接待了53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。 近年来,北京的长城国际范儿愈浓——举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时尚盛典、国际越野挑战赛;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正酣,面向全球征集文物藏品,今后将成为国际长城文化交流互鉴的国家级平台。